锂电池是一种以金属锂或含有锂物质为负极的化学电源的总称。它是近十几年来获得发展的新型高比能量电池体系。以锂、钠等活泼金属作为电池的负极的设想较早是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位研究生于1958年提出的。到了七十年代,日本松下电气公司的福田雅太郎首先发明了锂氟化碳电池并获得应用 净化工程规范,从此,锂电池逐渐从实验的研究 毒害性气体处理净化工程,走向了实用化和商品化。由于锂电池出色的性能,各国都竞相开发出各种新型的锂电池以满足军事和消费方面的需要 毒害性气体净化工程,如锂碘电池(1972)、锂铬酸电池(1973)、锂二氧化硫电池(1974)、锂亚酸酰氯电池(1974)、锂氧化铜电池(1975)、锂二氧化锰电池(1976)、锂二硫化钼蓄电池(1989)、锂离子蓄电池(1991)和锂二氧化锰蓄电池(1994)等。尤其是90年代初,日本索尼能源技术公司发明和推出的高比能量、**命的锂离子蓄电池,较大的促进了锂电池工业的发展。
1.发达国家实验室洁净工程的建设理念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设计的纳米级别的净化实验室,在洁净室的外围非洁净区另设参观走廊,单元实验室之间分设流通走廊,之间加设缓冲。经过三级过滤的净化空气从实验室的**层流动至底层,单向流动通过格栅地板返回至空气处理机组内。每个区域的净化级别都不同,按净化梯度,呈岛状分布。每月对室内的洁净度检测,保证实验区洁净度有效、持久。其设计理念为每个洁净实验室都要有单独的空气循环动力系统,根据需求独立调整控制参数。